一、傳統做法的痛點
高層住宅屋面普遍采用“結構找坡+保溫板+保護層”三層體系,工序交叉多、荷載疊加大、易空鼓開裂。某項目統計,因找坡層開裂導致滲漏返修 68 處,平均維修成本 320 元/m2。泡沫混凝土一次成型保溫兼找坡,可將屋面荷載由 3.8 kN/m2 降至 2.6 kN/m2,施工周期由 7 d 縮短至 3 d。

二、材料與性能指標
泡沫混凝土密度等級 400 kg/m3,28 d 抗壓強度≥2.0 MPa;
導熱系數≤0.10 W/(m·K),滿足屋面保溫要求;
閉孔率≥75 %,吸水率≤10 %,抗凍等級 F25;
發泡劑:植物蛋白型,稀釋倍率 1:40,泡沫密度 50 ±5 kg/m3。
三、厚度與坡度一次控制
厚度分區
最低處 80 mm,最高處 180 mm,平均坡度 2 %,誤差±5 mm;
控制工具
激光掃平儀 + 預制 U 型鋁合金導槽,導槽間距 2 m,隨澆隨拔;
厚度檢測
鋼釬插測法:每 10 m2 測 1 點,合格率≥95 %。
四、現場拌制與泵送
投料順序
水→水泥→發泡劑→穩泡劑,攪拌 120 s;
泵送壓力
螺桿泵出口壓力 0.4 MPa,輸送距離≤100 m;
分層澆筑
每層厚度≤300 mm,間隔時間≤30 min,防止冷縫。
五、含水率與養護
初凝判定
插釬無沉降 30 s 即初凝;
養護制度
覆蓋塑料薄膜 48 h,保持表面濕潤;7 d 內禁止上人,14 d 內禁止重載。
含水率控制
澆筑后 7 d 含水率≤20 %,方可鋪設防水卷材。
六、節點收口與荷載復核
女兒墻根
泡沫混凝土上翻 150 mm,形成整體泛水;
設備基礎
風機基礎四周預埋 Φ10 鋼筋錨腳,錨入 100 mm;
荷載復核
施工完成后抽樣稱重,實際容重與理論偏差≤5 %。
七、常見問題與處理
表面開裂
原因:風速大、水分蒸發快;處理:初凝后噴霧養護。
厚度不足
原因:導槽移位;處理:局部補澆同配比泡沫混凝土。
強度不足
原因:發泡劑過量;處理:調整發泡劑稀釋倍率,重新取樣檢測。
八、現場交底一句話
“密度 400、坡度 2 %、強度 2 MPa、含水 20 %,一次成型零返工。”班組長每日班前喊話,工人復誦三遍。
九、結語
通過發泡混凝土一次成型保溫兼找坡,高層住宅屋面實現減荷 30 %、縮短工期 50 %、零開裂零滲漏,后期零維修。